二手房中介费将有谁出,费用应该多少合理,最新政策指导来了;
互联网时代,找房子已经不一定要通过中介了,但是复杂的交易和过户环节,中介能够最大限度节省买卖双方的时间精力。
目前从全国来说,中介费都实行市场调节价。但是在2014年之前,全国房地产服务费是政府定制统一指导价,原文如下:
房屋租赁代理收费,无论成交的租赁期限长短,均按半月至一月成交租金额标准,由双方协商议定一次性计收。
房屋买卖代理收费,按成交价格总额的0.5-2.5%计收。
实行独家代理的,收费标准由委托方与房地产中介机构协商,可适当提高,但最高不超过成交价格的3%。
虽然国家给了一个弹性空间,但到了中介嘴里,就成了统一按照最高上限收,假设一套200万的房子,中介费就要6万元。但曾经,没有人会去质疑这笔钱高不高。
曾经在房地产市场最火热的年代,买房要靠抢,一些优质的楼盘上午刚挂出来,下午就能成交,因此根本没有时间来跟中介讨价还价。最火爆的时候,中介还会搞出一些“代书费”、“辛苦费”之类的杂项想尽办法多收钱。
但是现在不行了,市场逐渐理性,买卖双方的博弈越来越浓,比如北京一些具有规模的中介机构普遍收2.7%,有时候可以还价;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中介收费更低,按照一个业内朋友的说法,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可以“给钱就干”。
最近一张写有“最新指示:房屋交易中介费不得超过当地社平工资 3 倍”的截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。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,北京的中介费可能在3-4万元左右,不过,这条消息很快被辟谣了。
有人问,凭什么中介费这么贵,尤其是在北京这种大城市,过去房价200万的时候,是2.7%,现在房价涨到了500万,还是2.7%,但是中介的交易流程没有区别,中介人员要付出的劳动也没有区别。怪不得有人会认为中介是暴利行业,一直在吃房价上涨的红利。房价翻多少倍,他们就多赚多少钱。
如果按照房价来计费,在房价上涨时期确实能让中介大赚一笔,但如果遇到了长久的横盘期和交易淡季,再按照这个比例就不合理了。
我对于中介如何收费的看法是,建议把中介费按照阶梯价来算,比如说,无论价格高低,成交一套中介费就收5万,中介人员只负责协助交易过户等常规操作,交易周期过长或者多次反复带看的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费用,但为了防止中介人员故意拖延,可以设个统一上限。
另外可以在5万元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付费包,比如说买家想要打听更多信息,比如这套房子更详细的质量报告,是否占用学区,左邻右舍的情况等,就定一个额外加收费用。